来源:炎黄纵横
城隍信仰是中国最重要、最普遍的民俗信仰之一,城隍庙数以千计,城隍楹联数以万计。这种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学形式,因为注入了城隍信仰思想,便增添了令人回味无穷的魅力。现参阅地方志书及有关资料,列举其中一小部分,以飨读者诸君。
山西长治县“天下都城隍庙”
非此庙何来汉家光武帝,
唯斯神敢称天下都城隍。
陕西省长治县“天下都城隍庙”可能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城隍庙,位于长治县城东南“天紫岭”山坡上。相传,当年王莽篡位,刘秀被追杀,逃到了天紫岭。眼看追兵将至,刘秀无奈,急忙钻进山神庙。山神庙破旧不堪,大门蜘蛛网密密麻麻,刘秀惊慌失措地闯进去,进庙回头一看,蜘蛛网已被戳破,不禁想道:“瞬时王莽贼军到来,见蜘蛛网已破,必定料我在此,岂能活命?”他噗通一声跪在神台前祷告:“山神爷显灵,若能将蜘蛛网弥合,救我一命,他日刘秀重登龙位,定封你为‘天下都城隍’。”言毕看时,那蜘蛛网已被一只大蜘蛛很快补好了。
不一会儿,王莽带着人马到来,四下见不到刘秀的踪影,便想进庙搜查。但一见蜘蛛网罩门,又没有丝毫破损痕迹,便向别处追去了,使刘秀躲过了这场大难。
后来,刘秀登基,重修了破庙,并封此处为“天下都城隍”。他也没有忘记蜘蛛之功,封所有的蜘蛛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织网。
北京都城隍庙
北京城隍庙始建于元至元四年(1267年),名为“佑圣王灵应庙”。元天历二年(1329年)加封大都城隍神为“护国保宁王”。明代时,朱元璋对城隍十分崇拜,大规模封赏各地城隍,京都的城隍封为王,职位是正一品。明代永乐年间重修此庙,改名为“大威灵祠”。后来多次重修,又改名为“都城隍庙”。
北京是帝王之都,天子便亲自为城隍庙题联。康熙皇帝题曰:保障功隆,俎豆千秋修祀典;邦畿地重,灵威万国仰神明。康熙称赞城隍护卫帝都具有丰功伟绩,值得千秋祭祀,列入国家礼典;帝都乃邦畿重地,城隍神灵更是威势强大、威名远扬。
西安都城隍庙
西安都城隍庙奉祀汉代名将纪信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记载,汉高祖三年(前204年)楚汉荥阳大战,项羽兵围荥阳,城将破时,纪信为救汉王刘邦,请求代刘邦出城诈降。于是,他坐在刘邦的黄屋左纛王车上,大声喊道:“粮食已尽,汉王降楚!”楚军士兵信以为真,欢呼雀跃,都跑到东门来看热闹。刘邦则乘机带着几十骑人马从西门逃出。纪信被带到楚王军帐,项羽问道:“汉王安在?”纪信回答说,早已逃走了。项羽怒不可遏,当即把纪信烧死。刘邦做了皇帝,大封功臣时却把纪信忘了。后世多有文人为纪信鸣不平,于是就把纪信作为神明供奉。
宋代诗人王禹写诗歌颂纪信:
纪信生降为沛公,草荒孤垒想英风;
汉家青史缘何事,却道萧何第一功。
南京金陵城隍庙
非关我铁面无私,但看你享富贵、欺君王、重妻奴、轻父母、近势力、压善良,白日做事,黑夜包羞,便教你来做神明,种种罪名难放过;
只要你回头是岸,依着我行孝悌、矢忠诚、戒淫邪、减杀业、安本分、学吃亏,一片好心,满腔春意,试看我权司阴骘,重重福报不须求。
上海城隍庙
做个好人,心在身安魂梦稳;
行些善事,天知地鉴鬼神钦。
刻薄成家难免子孙浪费,
奸淫造孽焉能妻女清贞。
祸福分明,此地难通线索;
善恶立判,须知天道无私。
天道无私做善降祥预知吉凶祸福,
神明有应修功解厄分辨邪正忠奸。
上海城隍庙目前在我国影响最大,香火最为兴旺。庙内所供奉的城隍爷是宋代文人秦少游的七世孙秦裕伯。他生前为人正直,热心为百姓办事,政绩突出,深受百姓爱戴。他于元末弃官,寓居上海侍奉老母。朱元璋曾多次召其入宫为官,均被其婉言谢绝。他死于洪武六年(1373年),朱元璋闻讯后十分惋惜,于是封他为上海县的城隍,希望秦裕伯“生不为我臣,死而卫吾土。”
明末《沪江商业市景词》载有一首《城隍庙诗》,描写上海城隍庙庙会、祭祀、演戏、经商、购物的热烈场面:
城隍庙内去烧香,百戏纷陈在两廊。
礼拜回头多买物,此来彼往掷钱忙。
福建都城隍庙
清代福州诗人蔡大鼎《游城隍庙》诗曰:
庙貌森严镇福州,威灵俎豆直千秋。
远人祈祷缘何事,海国安澜暗里求。
福建都城隍庙位于福州冶山西麓,所以冶山又被称为“城隍山”。福州别称左海。这座城隍庙始建于西晋太康三年(282年),是中国最早的城隍庙之一。宋代长乐人林遹称:“城隍神乃汉御史周苛。”我发现,不仅福州,江阴、长乐等地城隍庙也是主祀周苛。周苛是汉刘邦的忠烈之臣,其事迹与荥阳之战也有关联。楚汉相争时,刘邦命周苛守荥阳,项羽兵破荥阳,生擒周苛,项羽想让周苛当上将,封万户侯,为己所用,周苛忠于汉室,宁死不屈,项羽一气,把他烹了。汉高帝下令天下郡县立庙祭祀周苛。冶山城隍庙还配祀唐朝刘昌祖,宋朝蔡襄、陈文龙,元朝董元炳,明朝汤和等13位功臣名宦,即所谓“人之正直,死为冥官”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本庙城隍被封为“监察司民威灵公”;清雍正年间题赐“福建都城隍”,是福建省最高城隍。清代,台湾府是福建省所属12府州之一,所以,台湾城隍庙的规制与福建省各府州、县相同,众多城隍庙均源于福建省各地城隍庙。
厦门城隍庙
厦于斯诚迎八方客,
门到此虔倾一片心。
金门后浦城隍庙
捍灾御患无非为国为民以安浯岛,
福善祸淫正是教忠教孝共仰神明。
泉州城隍庙
是是非非地,
冥冥晓晓天。
安溪城隍庙
看彼世人诡谲肝肠,莫怪此公吐舌;
睹斯色相黑混面目,真令我辈惊心。
石狮城隍庙
人而作恶须当改,
神本无私不用求。
漳州镇海城隍庙
城卫昔时见惠,
隍灵今日闻人。
云霄城隍庙
己心可欺,任汝眼前胡涂做去;
神鉴难瞒,看尔背后报应频来。
此联作者秋嘉禾,是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祖父,清光绪年间曾两度出任漳州府云霄厅同知之职。他写此联,为整顿地方吏治,淳化民风而借助于神灵,颇费心思。
城隍庙楹联特点
综上所述,城隍庙楹联可以归纳出几个特点:
一、阐述城隍的神职、神格、神性,描绘其神功、神力、神威。
二、专门警示世人,要存感恩之心、敬畏之念。这是城隍楹联的核心内涵。
三、具有所在地的自然特色,如台南、澎湖的“海国”,金门的“浯岛”,福州的“殿耸冶山”、“神居闽海”、“雄居左海”等。
四、具有所在地的人文特色,如北京的“灵威万国”、“和会九州”,广州的“欧风”,新竹的“闽台两省”等。
五、类型繁多,有抒情,有描绘,有叙事,有论理;有佳联妙对,有谚联俗对,各出机杼,各臻其妙,雅俗共赏。
六、文辞口语化、草根化,具有亲和力、感染力。